生態農業使用並且創造社會、文化、經濟與環境的知識,來促進糧食主權、社會正義、經濟可持續以及健康的農業系統 。(Agroecology uses — and creates — soci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to promote food sovereignty, social justice,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and healthy agricultural systems.)

生態學是生物學的一支,主要在探討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周遭的物理環境之間的關係。生態農業要求我們在這個共享的社會當中,改變我們對待人類彼此的方式、對待非人類生命的方式以及對待養育我們土地的方式。

( from permaculture design magazine)

生態農業是運用生態學的理論來研究、設計、管理並且評估農業系統是否能夠具有生產力而且能夠保護資源的一種科學訓練。生態農業的研究關心農業系統當中生物物理學(biophysical)、技術的以及社會經濟(socioeconomic)等方面所有重要元素的交互影響,並且把這些系統視為研究的基礎單位,把礦物質的循環、能源的轉換、生物變化以及社會經濟的關係視為一個整體的跨領域訓練方式。

農業生態學關注的是如何維持農業的穩定生產率,維持產量並優化使用當地資源,同時盡量減少現代技術對環境和社會經濟的負面影響。在工業國家,現代農業及其產量最大化的高投入技術產生了環境和健康問題,往往不能滿足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需求。在發展中國家,現代農業技術除了促進環境退化外,還繞過了大量資源匱乏的農民的環境和社會經濟需求。

當代農業的挑戰已經從單純的技術問題發展到包括社會、文化、經濟,特別是環境問題。農業生產問題不能與環境問題分開考慮。有鑒於此,需要一種新的技術和發展方法來滿足當代和未來幾代人的農業需求,而不耗費我們的自然資源基礎。生態農業方法正是這樣做的,因為它對當地農業的複雜性更加敏感,並且具有廣泛的性能標準,包括生態可持續性、糧食安全、經濟可行性、資源保護和社會公平以及增加產量等特性。

要將生態農業技術付諸實踐,需要技術創新、農業政策變革、社會經濟變革,但最重要的是要對資源、人和環境之間複雜的長期互動關係有更深入的瞭解。為了達到這種理解,必須把農業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也是一個由人類主導的社會經濟系統。一個新的跨學科框架來整合生物物理科學、生態學和其他社會科學是必不可少的。農業生態學提供了一個框架,根據具體的資源和社會經濟現實,將生態學理論應用於農業生態系統的管理,並提供一種方法來建立必要的跨學科聯繫。

來源: what is agroecology?

生態農業是一個同時整合生態學與社會學的概念和原則,用來設計與管理食物與農業系統的方法。尋求植物、動物、人類與環境的最佳化互動,而在社會考量方面,可持續以及公平的食物系統則必須被提出來。

生態農業不是一個新發明,在科學的文獻上,1920 年代就出現了,世界各地,有早有農民的實作經驗,許多跟永續有關的草根的運動以及公共政策也都提到生態農業。近年來,生態農業已經進受到國際以及聯合國研究單位的討論。

來源: The 10 elements of agroe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