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生物多樣性、與植物種苗供應系統 郭華仁老師這篇談「休閒農業」的文章是我近年來最佩服的文章,把休閒農業與生態多樣性連結起來,非常的了不起,他的主張與觀念,真的可以把過去消費生態、消費動物、消費消費者新鮮感的那種休閒農業既有印象移轉!
[轉載] 文/花蓮農業改良場 林立‧何雅婷‧范美玲 譯 近兩年常聽到「生態農業」(Ecoagriculture)一詞,它和有機農業有何不同之處?它是否能成為臺台灣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呢?簡而言之,生態農業是一種全面性地考量農地利用方式及生物保育,以共榮共存為操作精神。若要更進一步的認識生態農業,可參考以下由筆者翻譯自Ecoagriculture Partners website(http://ecoagriculture.org/)之問答集。
This website from the Oakland Insitute collects thirty-three case studies on the success of agro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Africa. They demonstrate with facts and figures how an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respectful of the farmers and their environment can yield economic, social and food securit benefits…

為了引導各國食物與農業系統能夠讓大規模農業朝向主流的可持續農業轉型,並且達到零飢餓(Zero Hunger)以及各樣可持續發展目標,下列的 10 個生態農業的元素在 FAO 的區域研討會中被提了出來: Diversity(多樣性); Synergies(協同工作); Efficiency(效率); Resilience(韌性); Recycling(再循環); Co-creation and sharing of knowledge(合作創造與知識分享) Human and social values(人類與社會價值); Culture and food traditions(文化與食物的傳統) Responsible governance(責任治理); Circular and solidarity economy(循環與團結經濟) 這 10 個生態農業的元素是相互連結並且相互依賴。

康乃爾大學農業課程(Cornell Small Farms Program),關於 P.A. Yaman 的 Keyline Scale of Landscape Permanence. by Steve Gabriel Whether looking for land to purchase for farming or planning the use of an existing property you own, the task of understanding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unique…
聯合國糧農組織生態農業知識中心,請參閱。 來源: AgroecologyLex | Agroecology Knowledge Hub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AgriCultures Network 致力於推廣以生態農業與家庭是農業為基礎的價值、原則與實踐給主流社會。 這個組織在六個地區設有辦公室(巴西、衣索匹亞、印度、荷蘭、祕魯與塞內加爾),目前,由荷蘭辦公室負責祕書處的職責。 這個網站有非常多有關於小規模、家庭式農業的論述與資料,生態農業也有不少有價值的資源。 來源: Agricultures Network

生態農業,是將符合生態運作的方式運用在農業生產系統裡面的一種研究。生態農業英文是「Agroecology」, agro- 這個字首代表的就是農業。使用生態學的原則來處理農業生態系統(agroecosystem)為農業經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方法。這個詞所指涉的意義通常不是十分精確,有些時候他也可以意味著「一種科學、運動或者實踐」。 生態農業實踐者研究各種生態農業系統以及生態農業場域,但不盡然一定跟某種特定的方法有關,無論是有機農業、整合式農業或慣行農業,集約或粗放的農業,儘管它與前面提到的農業系統有非常多共同的思考與原則。 生態農業(agroecology) by chientai on Scribd 來源: 生態農業(agroecology)